增加学生课间活动量需要顶层设计


(资料图)

原标题:增加学生课间活动量需要顶层设计

新学期开学在即,有关中小学生课间活动与身体素质的问题又迎来一波关注。青少年运动时间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有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没有达到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要求。WHO的这个报告也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运动不足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

运动量不足会伴随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阳光照射不足,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肥胖、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运动量不足还会造成性格、心理上的严重问题。

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在校的体育活动对于保障学生整体运动量与运动时间非常重要。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于2004年和2016年两次对我国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情况进行全国抽样问卷调查,跨越12年的数据对比发现,我国青少年运动情况没有太大改善,相反,青少年课间越来越不爱运动。

针对这个现象,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这个通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但是,当下中小学生的课间活动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抑制。有些学校,校园面积狭小,学生数量大,学生活动场地不足。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一所小学占地18亩,1500多名在校生的活动场地就是3块篮球场和50米跑道,体育课只能进行踢毽子、跳绳等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运动。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3-6层的楼房,学生课间只有10分钟,很难下到操场去活动,只能在过道、走廊上活动,有些干脆就不出教室,这就减少了学生的运动量与日照量。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嬉戏都难免出事,而一旦出事,学校、老师就会面临一系列麻烦。所以,为了减少出事几率,很多老师有意识地抑制中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有些甚至是禁止。

在提升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上,教育部门不仅应该是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更应是一个指导者、行动者的角色。比如新校舍的设计,就应该考虑学生到操场的方便性,解决如何让运动场地更加接近教室的问题。对于存量学校,一个办法是对教室进行改造,通过调整桌椅等方式,实现普通教室、体育活动室之间的灵活切换。还可以充分利用楼顶空间,进行改造,使之适合学生运动,并派专人照护。这样就可以做到1-3楼的下楼活动,4-6楼的上楼活动。

提升课间活动、校内体育活动还需要制度护航。比如解决体育活动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个解决并不是指绝对避免,而是指赔偿、教师免责等制度。更重要的是,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比以往多很多,这必然侵占体育活动时间。教学任务、体育活动时间、近视率考核是相互冲突的。不解决这些顶层设计上的问题,学校必然无所适从,最终牺牲的就是更难以量化、更容易哄瞒过关的课间活动时间。(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