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3.5%!定价利率3.0%的储蓄险是否“能打”?

挥别3.5%!8月起,寿险正式进入预定利率3.0%新时代。

“我们有20余款产品已完成预定利率的平稳切换。”8月1日,某大型寿险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寿险、年金险、重疾险等主力产品的定价利率已从3.5%下调至3.0%。其余产品也会在8月上旬陆续完成切换。

记者还注意到,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等公司已于8月1日上线增额寿险新品,大多保持3.0%的增额比例,还有部分公司推出2.5%增额比例的分红型产品,但产品品牌名称基本保持不变。


(相关资料图)

多名受访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在存款利率下降和基金净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3.0%定价利率的保险产品仍具备竞争优势。

新品无缝衔接

记者从明亚、大童等保险经纪人处了解到,目前可售的新品数量已有数十款,上线时间大多集中在7月底,少量于8月1日上线。受系统对接等因素影响,其余产品将在8月陆续上线。

整体来看,在售新品以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重疾险等产品为主,基本保留了原产品品牌名称,重疾险上调了保费,储蓄型产品将预定利率下调至3.0%。

同方全球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已于7月31日正式上线第一批迭代新品。包括终身寿险、养老年金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产品,除个别条款有部分调整,产品责任基本保持不变。

信泰人寿表示,目前已经陆续上线销售新产品,现阶段同样以传统型产品(如终身寿险、年金险、重疾险)为主。后续公司将持续结合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进行相关调整。

信美相互人寿称,目前已提前完成核心产品线的上线工作,例如增额终身寿险、终身养老年金险等产品,其他新产品也在稳步推进中。

小康人寿称,公司新产品已经无缝衔接,正在陆续上市中,后续会在官网披露。

“目前新品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总能找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北京某保险经纪人直言。

或进入短暂低迷期

收益下降、保费上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很明显,这都在保险人的意料之中。

多名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向记者坦言,虽然新品已陆续上线,但由于之前过度消费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客户需求,短期内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相对低潮期。“8月1日是保险公司进行传统对抗赛的第一天,听说很多机构业绩都挂零了。”一名外资险企保险销售总监说。

在北美精算师、精算视觉主理人Alex看来,由于市场已经在预定利率3.5%停售之前严重透支,造成市场初期会出现疲软情况。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会慢慢习惯于低利率,最后也只能接受产品变贵、收益变差的事实,直到最后忘记3.5%的产品,市场就会慢慢恢复常态。

“勿念过往,不惧将来。日子照常过,产品还得照常卖。”北京一名保险经纪人认为,保障型产品的杠杆大,价格微调对客户的影响并不算大,仍然值得入手。

“我们现阶段以挖掘存量客户需求为主。”上海某保险代理人称,他们主打杠杆大的消费型重疾险,为老客户增加保额,以提高客户粘性。

“我们准备以销售短期百万医疗险为主。”另一名保险代理人说,短期医疗险不受利率下调影响,还可用来吸引新客户。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建议,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可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传达保险产品的实际价值、综合性能和长期收益,进一步科普相关的保险知识,提升消费者的保险理念,而不是仅仅关注当前的保费和利率变动。保险机构也可进一步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提高自身对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并且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从而吸引消费者,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

仍具备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人身险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达到13.38%,创近三年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寿险产品3.5%预定利率的停售是寿险业增速逐月拉高的主要原因所在。

随着3.5%定价利率产品切换,传统寿险产品保费增速也将直面挑战。

华泰证券认为,2023年以来的银行存款利率及其他储蓄性质较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出现下降,即使保险产品定价利率下调至3.0%,仍具备竞争力。此外,保险产品较长的产品期限及刚性兑付的特点也使其受到市场追捧。

东吴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葛玉翔同样表示,买储蓄型保险的消费者主要看重的是其保本优势,现在竞品表现一般,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也在下降,参考海外趋势,保险产品的优势仍然会延续。不过,需要观察居民的储蓄意愿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竞品的表现情况。但重疾险暂时看不出趋势,因其主要由新人贡献,而现在增员入口并没打开。

平安人寿新银保产品策略负责人、北美精算师王瑞认为,无论利率长期走势如何变化,保险作为投资属性的产品,通过锁定利率,保证了和权益市场及利率波动的零相关性,从而隔离波动、有效帮助客户降低了不确定性,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类别。而对于退休后更多需要花钱的客户而言,保险稳定给付的功能属性更为凸显,能有效对抗长寿风险、隔离市场风险,维持生活的稳定性及高品质。

“预定利率下调后,经营好、效益好的公司仍然能脱颖而出,甚至可以给到消费者更好的收益,分红险是典型。”北美精算师包虹剑称。

燕道数科运营中心总经理王玉慧也指出,如果没有来得及“上车”预定利率3.5%的储蓄险,分红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分红险既有保底收益,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刚兑属性的追求,又有分红条款,可以与消费者形成一定程度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进而缓解保险机构的利差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