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开放“两山”,撑起花园城市的脊梁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一婷  通讯员 宫泽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山海湾城的自然基底,是市南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也是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城之基、兴城之本。

按照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部署,市南区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城市格局、人文需求之间的内在逻辑,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让公园与城市融合共生。4月27日,太平山、浮山两大城市“绿肺”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市南的美,多了几分壮美与辽阔。

共享自然生态

大手笔打通城市绿脉

在刚开放不久的太平山中央公园,一走进便能闻见扑鼻而来的馥郁花香。公园绿道里散步的、摄影的市民游客往来如织;在儿童活动场地,小朋友荡起秋千、滑着滑梯;在欢乐丛林游乐场,摩天轮等游乐设施上新。

如今,7.9公里环山绿道串联起公园多条观景路线,太平山首次实现了中山公园、植物园、榉林公园等多园区相连相融,绿意风景不再割裂。同时,通过外侧拆墙透绿、内部开放景观以及增设多处出入口等一系列保护提升工程,让“满园春色”不再“关住”。

“中山公园樱花节期间,樱花大道每日30多万的人流量,造成‘西热东冷’的景区现象。”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环山绿道的贯通,能够方便游客分流,舒缓旅游旺季景区压力,让各个园区从“各美其美”升级为“美美与共”。

目前,太平山中央公园新建花溪谷、桃源山语、松林听风、彩虹栈道、登高观景线、杜鹃谷等景观节点40处,绿道两侧栽植楸树、椴树等乔灌木6500余株,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设置小品雕塑16组,提升绿道沿线植物多样性和色彩多样化,不断拓展绿色空间,实现“人在山林中,身在公园里”。

焕新生活方式

擦亮“登山在市南”品牌

水映双鱼、凤尾花溪、逍遥探幽……清晨时分,浮山森林公园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市民来此徜徉,或登山、慢跑,或休憩、观景。人民群众“望山能登山、近山能游园、游园能环山”的美好期待,在市南已经变为幸福实景。

“我们与山打交道,无论是强健体魄,还是欣赏景色,都是对繁忙生活的最好调剂。”青岛资深“跑友”罗加亮表示,绿道贯通后就和他的跑团来浮山“刷”了一遍山,尽兴“森”呼吸。

市南以高水平打造生态绿色长廊、市民休闲公园,实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的同时,还创造出崭新的高品质绿色生活新场景,使游客流连忘返,感受公园之便,领略自然之美,真正擦亮“登山在市南”的金字品牌。

自2022年开始,市南实施浮山防火通道(绿道)改造提升工程,以登山栈道为主轴,辅以最齐全配套设施,铺展了一幅包揽生态文明、爱国主义、历史传承等主题元素的磅礴画卷。

在原有沥青路(防火通道)基础上,市南新建栈道1825米,绿化提升6.9万平方米,山林抚育26万平方米,实现人车分流。依托山体建设两段共390米的架空栈道,打造“最佳观景栈道”。结合绿道沿线地形地貌,打造“寻山探幽,一线十景”,目前已经完成宁乐广场、凭栏观海、湿塘花谷等10处景观节点。

不仅如此,市南新建驿站、公厕13个,打造“百米登山舒适圈”;创新引进智慧元素,安装129盏路灯,打造“最美夜景”,提供全天候沉浸式游览体验;沿栈道两侧进行花卉布局,引进冰雪皇后等冷凉花卉,实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打造“最美花道”。

增进民生福祉

打开公园城市新范式

除了精心绘就的太平山、浮山等“青山之美”,着眼细微处,市南匠心雕琢的“方寸之美”,渗绿于城、城园相融,也成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动注脚。

在寸土寸金的高密度城区,各处城市拐角正悄然“变身”。“被遗忘的”莘县路和小港一路交会口的桥下空间,从杂草丛生变成了可观景可锻炼的好去处;点缀城市的“前沿空间”,在奥帆中心、五四广场等地标性景点周边,凭“格调”让城市再度圈粉;呼应城市的“历史空间”,太平角一路与湛山四路交叉口,建造观海大台阶,增设了景框与坐凳,成为网红打卡点。同时,以“红瓦绿树,花韵缀城”为主题,对海岸线、历史建筑群、老街区等节点精心布置,营造“花海市南”、“百步一景”,生态宜居氛围愈发浓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南通过“大景观+小景致+全域花海”三位联动,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

2023年,市南计划投资1.735亿元,实施沿海一线品质提升行动,完成八大关区域绿化提升,擦亮市南“景观名片”;完成7个口袋公园、7条林荫廊道及10处立体绿化建设,打造亮丽“城市客厅”;完成沿海一线滨海步行道提升和驿站系统建设,梳理改造沿线公共空间,提升绿道品质,形成海滨“风景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