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不可理喻的世界”_全球讯息

每当提起南京大屠杀,有一个名字我们不能忘,不敢忘。她用笔揭开了侵略者的丑恶,让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然而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6岁……她就是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经问世便轰动全世界,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也多是开始于这本书。

今年,是张纯如诞辰55周年。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独家采访张纯如母亲张盈盈,一起缅怀这位杰出的女性!

张盈盈女士独家提供珍贵档案


(资料图片)

张纯如早期创作曝光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于美国。那时,美国动荡不安,刺杀事件时有发生,母亲张盈盈用“不可理喻的世界”来形容当时的社会。张纯如小时候就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上学时经常高兴地把自己的中文笔记给同学们看。而年幼的张纯如也展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根据张盈盈女士独家提供的档案,张纯如13岁时为母亲写了一首炽热的诗篇。张纯如去世后,每每读起这首诗,张盈盈都无法抑制地潸然泪下。

上大学期间,张纯如最早读的是计算机系,但后来因为喜爱写作,改读了新闻系,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由于有理工科背景,又是华人,柯林斯出版社邀请她写一本关于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传记。张纯如欣然接受了邀请,撰写了她的第一本书《春蚕》。而后来,她一生中出版过的三本书都和中国有关。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契机,让她下定决心写一本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呢?

张纯如决心撰写《南京大屠杀》

哪怕痛苦万分也“必须要写”

1937年11月,距离南京沦陷还有一个月。张纯如的外公外婆张铁君、孙以白,在长江边奇迹般重逢。两人乘坐最后一艘船前往湖南,幸运地躲过了那场令世界震惊的浩劫——南京大屠杀。这个故事,张盈盈给张纯如讲过很多遍。直到1994年外公去世,回想起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张纯如开始认真地考虑南京大屠杀这个选题。

1994年12月13日,张纯如在圣何塞城郊的库帕提诺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上,她看到了很多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照片,被深深地震撼了。而在当时的西方世界,还没有一本用英语写成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专著,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几乎没有,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一直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撰写《南京大屠杀》的决心:“我必须要写这本书,我没有别的选择。”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她面临了怎样的困难,以致于几乎要室息?

她是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用生命揭开日军的滔天罪行

在撰写《南京大屠杀》的过程中,张纯如需要阅读一桩又一桩的日军暴行记录,每次都令她痛苦万分。张纯如曾经向母亲诉说自己总是睡不着觉,经常做噩梦,洗澡的时候头发一掉就是一大团。张纯如出生时,母亲希望她远离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可现在的她正怀着“替那些暗哑无言者呼号”的信念,和这个世界做斗争。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在美国一经上市轰动全美,29岁的张纯如也因此一夜成名。短短一个月内,这本书就印行了7次,随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然而,巨大成功的背后,危机也在暗流涌动。《南京大屠杀》的热销引起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巨大恐慌,他们开始组团攻击张纯如,甚至给她寄送恐吓信。而张纯如也在博弈过程中身心俱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去世之前,她给亲人最后留下了哪些话?

今晚21:0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为您倾情讲述《是妈妈 是女儿啊 你不再是一个人去战斗》,敬请关注!